当前位置:医疗保健
开学健康第一课:请查收这份“小心肝”守护指南
新学期开启!告别父母的叮咛,迎来社团的欢笑、课堂的挑战与食堂的美味。全新的集体生活,也是守护健康的全新起点。这封专为你准备的“小心肝”守护指南,请查收!
乙型病毒性肝炎,简称乙肝,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(HBV)感染引起的机体性传染病,严重威胁身体健康,可导致慢性肝炎、肝纤维化、肝硬化甚至肝癌。
乙肝的传播途径有哪些?
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、血液传播、母婴传播,其他的生活方式,如握手、拥抱、游泳都不会传染乙肝病毒。
(图源:中国疾控中心)
为何大学生成为乙肝“重点关注对象”?
如图所示,根据《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(2022年版)》显示,我国约有8600万慢性HBV感染者,相当于每20个人中就有1个是乙肝感染者。
在大学生群体中,乙肝感染率高达6%~8%,这主要与两大因素有关:
(一)性传播风险:18-25岁正处于性活跃期,无保护性行为是感染乙肝病毒的高风险行为。
(二)血液传播风险:追求时尚的修眉、纹身、穿耳孔,如果器械消毒不严格,都可能让病毒有机可乘。
大学生如何预防乙肝?
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有效、最经济的方法!它就像给你的肝脏穿上了一层坚固的“盔甲”。
(一)接种程序是什么?
通常是三针:第0、1、6个月各接种一针。请务必完成全程接种才能达到最佳效果。
(二)我怎么知道是否需要接种?
最佳做法:到校医院或附近医疗机构检测“乙肝两对半”。
看结果:乙肝表面抗体的参考值是10mIU/ml
小于10mIU/ml为阴性,大于10mIU/ml为阳性
但是大于100mIU/ml说明保护性比较好
如果乙肝表面抗体浓度过低(低于10mIU/ml),就有可能失去疫苗的保护作用,人体仍然会感染乙肝,这时需要接种三剂乙肝疫苗。若乙肝表面抗体滴度最高值仅为10~100mIU/ml,这时需要注射加强针。若乙肝表面抗体滴度大于100mIU/ml,可以暂不加强,只需定期复查即可。
(三)去哪接种?
校医院保健科,咨询预约电话:0931—8912671。
(四)日常防护怎么做?
除了疫苗,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重要的防线:
①个人用品不共用:剃须刀、牙刷、毛巾、指甲刀、耳钉等私人物品不共用。
②安全第一:恋爱中发生性行为,应正确使用安全套,这既是防艾也是防乙肝的重要措施。
③谨慎对待创伤性行为:如需纹身、打耳洞,务必选择正规、卫生条件达标的机构。
④受伤及时处理:如有伤口,应及时妥善包扎,避免他人接触你的血液。
⑤定期体检:每年体检时关注肝功能指标,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。
新的学期,新的开始。守护健康,是享受一切精彩的前提。这份“小心肝”守护指南,就是你健康生活的第一个锦囊。祝各位同学在新学期,学业“肝”胆相照,生活充满“肝”劲!
上一篇:已经是第一条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