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冬季常见传染病及其防治措施
秋冬季常见传染病及其防治措施
秋冬季节气温逐渐下降,风大干燥,人们户外活动减少,是传染性疾病的高发时期。常见的传染病有:流行性感冒及普通感冒,支气管炎,肺炎,水痘,麻疹,猩红热,秋季腹泻等。
一、流行性感冒及普通感冒
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主要传染源为患者和病毒携带者,病毒随打喷嚏、咳嗽或说话喷出的飞沫传播。主要表现:高热、畏寒、头痛、肌肉关节酸痛,全身乏力、鼻塞、咽痛和干咳,少数患者可有恶心、呕吐、腹泻等消化道症状。普通性感冒主要表现为咽喉痛、鼻塞和流鼻涕、流眼泪、打喷嚏、轻度发热、头痛和咽痛,很少出现发高热和全身酸痛的症状,发病周期短。
二、支气管炎和肺炎
主要经过呼吸道传染。支气管炎通常是由普通感冒、流行性感冒等病毒性感染引起的并发症,也可能由细菌感染所致。大多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,继而出现频繁而较深的咳嗽,以后渐有支气管分泌物。肺炎是由细菌、病毒、支原体等病原菌感染所引起的肺部炎症,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、咳嗽、呼吸急促、呼吸困难以及肺部啰音等。
三、水痘
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。主要表现为皮肤粘膜出现斑疹、丘疹、水痘,可伴有发热、头痛、咽痛等上呼吸道症状。水痘具有极强的传染性,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或直接接触传染。
四、麻疹
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以发热、咳嗽、流涕、眼膜充血、口腔粘膜疹及全身斑丘疹为主要特征,传染性强,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,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。
五、猩红热
为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。其临床特征为发热、咽峡炎、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明显的脱屑。冬季发病较多。患者和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,经由空气飞沫传播。
六、秋季腹泻
秋季腹泻的病原体有多种病毒,主要祸首是轮状病毒,主要通过人传人,经粪-口或口-口传播,亦可能通过水源污染或呼吸道传播。表现为发热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等症状。
防治措施
一、防治传染源
传染源可以是疾病的患者、隐形感染者、携带者及被感染的动物;对于已经确诊的患者,要尽早隔离,带有病原体的分泌物或其他接触物都要消毒处理;对隐形感染者和携带者要进行临床观察。
二、切断传播途径
呼吸道感染、水痘、麻疹等疾病是“吸进去”的传染病,细菌或病毒可直接通过空气传播,或通过灰尘中细菌或病毒的飞沫核经呼吸道进入人体,可以通过在早晨或者课件适当开窗通风,打喷嚏或咳嗽用纸巾或肘部捂住口鼻,尽量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,雾霾天戴上口罩等措施进行预防;腹泻、通常是“吃进去”的传染病,由于细菌或病毒污染了手、饮用水、餐具或食物等,未经过恰当的处理,进食后发病,因此需要注意个人卫生,勤洗手,不要随意接触病人的物品等。
三、保护易感人群
并不是所有接触了传染源的人都会被传染,只有当个体对于该疾病免疫力低下的时候,才有可能患病。平时可以靠加强营养、进食多量蔬菜水果,早睡早起,保证睡眠时间,锻炼身体,注意衣物增减等措施来提高免疫系统的抵抗力,预防接种也是防治传染病的重要手段。
校医院
2019年9月20日
上一篇:秋冬季常见传染病防治小常识
下一篇:肝炎日|国家卫健委发布肝炎知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