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医疗保健
暑假健康生活提示
步入7月,全国各地学生陆续迎来暑假生活,如何保障同学们的身心健康,度过一个健康、安全、愉快的假期,请收好下面健康生活提示。
一、规律作息
●建立规律的假期作息表,相对固定工作、学习、运动、用餐、睡觉的时间。
●保证充足的睡眠,一般每日不少于8小时。
●调整好睡眠模式,确保在床上的时间与实际睡眠时间一致。
●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,确保房间安静、凉爽,床上用品柔软、舒适。
●睡前减少使用手机、电脑等电子产品,避免摄入大量食物和剧烈运动。
二、均衡饮食
●三餐定时定量,尽可能主动、亲自参与食物选择和制作,做到种类丰富,营养均衡。
●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、蔬菜水果类、畜禽鱼蛋奶类、大豆坚果类等食物。建议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,每周25种以上。
●少吃零食和油炸食品,养成饭前、饭后、睡前不吃零食的习惯。
●避免暴饮暴食、挑食偏食,少食生冷、辛辣食物。
●多喝白开水,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。
三、运动锻炼
●制订合理的运动计划,并根据身体状况和运动能力及时进行调整。
●每天进行30—60分钟中、高强度的身体活动,以有氧运动为主,如快走、慢跑、游泳、打球、骑自行车等。
●每周至少有3天进行增强肌肉力量和骨骼健康的运动,如仰卧卷腹、俯卧撑、平板支撑、引体向上、深蹲等,也可借助哑铃、杠铃、弹力带等器械进行负重运动。
●运动前要进行充分的热身准备活动;运动中需及时适量补充水分,注意保护关节、脊椎等部位;运动后要做好必要的拉伸放松活动。
四、防晒避暑
●关注气象变化,制订合理户外出游计划,尽可能避开高温时段。
●出行时做好防晒措施,如打遮阳伞、涂防晒霜等。
●外出时选择浅色、透气吸汗、易干的衣服,且款式宜宽松、不粘身。
●及时补充水分及电解质,即使不感到口渴也要定时补充,谨防脱水中暑,可以选择喝淡盐水、绿豆汤等。
●关注室内温度、湿度,及时通风,谨防室内中暑。
五、疏导情绪
●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,学习有效交流和缓解情绪的方法,保持健康心态,多与家人和朋友沟通。
●主动参加社会实践和家务劳动,培养锻炼社交技能。不吸烟(含电子烟)、不饮酒、不沉迷网络。
●发现情绪或行为异常,及时沟通,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。
●家庭成员可以一起户外体育锻炼、读书、旅游等,培养共同兴趣爱好,放松身心。
六、预防疾病
(一)肠道传染病。常见肠道传染病有细菌性痢疾、伤寒、副伤寒、霍乱、副霍乱、食物中毒、阿米巴痢疾、病毒性肝炎、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等,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预防。
●选择新鲜、卫生的食材,千万不可食用过期或变质的食品。
●食物要充分加热煮熟后方可食用,不吃生食、剩饭,不喝生水。
●勤洗手,避免用不洁的手触摸食物和餐具。
●积极使用公筷公勺,外出就餐,尽量选择卫生条件良好的餐厅,如有必要,可以携带餐具或使用一次性餐具,减少感染的风险。
(二)虫媒传染病。常见虫媒传染病有流行性乙型脑炎、疟疾、登革热、血吸虫病等,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预防。
●穿着长袖长裤,尽量减少皮肤裸露面积。
●可选用安全、有效的驱避蚊虫产品。
●避免在树荫、草丛、阴暗等蚊虫较多的地方逗留,避免接触江、河、湖、海水。
●定期清理家中的积水容器,避免蚊虫滋生。
●针对部分虫媒传染病,接种疫苗是有效的预防措施。
(三)呼吸道传染病。常见夏季呼吸道传染病有新冠病毒感染、百日咳、流行性感冒等,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预防。
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,勤洗手、戴口罩,避免用手触摸口、鼻和眼睛。
●定期开窗通风,保持室内空气流通,降低前往人群密集场所的频次,减少与患病者的接触机会。
●针对部分呼吸道传染病,可选择接种疫苗来预防。
(部分内容来源于“学习强国”)
上一篇:全国爱牙日,让健康从“齿”开始
下一篇:已经是最后一条了